DSC01214.jpg夜晚醉人美麗的東方明珠塔
晚間夜遊黃浦江,欣賞美輪美奐的建築物。


記錄一下2007年四月初大陸江南七日遊的內容,否則看了照片都想不起來是哪裡了。
照片之多,只列舉代表性的景點了。

從台北/香港/上海

下了飛機踏上大陸的土地就做上了上海磁懸浮列車,不知道是不是時間點的關係,車廂裡寥寥無幾,只有我們幾隻路人甲乙丙丁,時間將近下午兩點,我記得好冷,大概沒幾度吧!


晚上住進裕景酒店,就在黃浦江邊,我們在28層樓可以眺望江上來往的船隻,半夜還會聽到清楚的船的鳴笛聲,厚沉低聲的迴鳴在低溫空氣中,我在舒適的房間暖暖的雖累但又興奮的睡不好覺。


第二天到東方明珠電視塔參觀,風和日麗的天氣讓東方明珠塔更顯璀璨奪目,中餐前往已有四百年歷史的城隍廟,原為太平天國時小刀起義的會址,現在是重要的購物美食區。午餐後到步行街十里洋場南京路,我們沒有逛直接就去找尋老公的乾姊。


第三天搭車前往素有『魚米之鄉』美稱的無錫巿,並到錫惠公園遊覽,錫惠公園位於無錫市郊惠山東麓,明正德年間擴建成園。下午到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區的靈山大佛,據地陪所述靈山大佛三山環抱,南面太湖,背倚靈山,左青龍,右白虎,風水絕佳,相當壯麗。


當晚夜宿太湖邊的飯店,清晨早起在湖邊散步,景色宜人,當濃霧化開時第一次看到這麼浩無邊際的湖泊,當下莫名感動。很可惜沒有照片。

IMG_2133.JPG 阿育王柱,後方是靈山大佛。
拍不好,所以斜了。

第四天到拙政園,是蘇州最大的,也是明代最富江南特色的典型園林。只有影片,沒有照片,而且影片太長。面積62畝,風格富麗堂皇,又散發著詩情畫意,是一座大觀園式的秀麗園林。

寒山寺

IMG_2165.JPG來到寒山寺竟忘了拍寒山寺。

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,建於六朝,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,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,因詩人張繼的「楓橋夜泊」使其更聞名,主要建築有:大雄寶殿、廡殿、藏經樓、碑廊、鐘樓、楓江樓等好像是花了五塊錢人民幣,我們有在此帶著璇敲鐘,聞聽寒山寺的鐘聲。從前在課本中得知寒山寺,如今能站在此地,感受古今遊客絡繹不絕,彷彿穿梭了時空。

●蘇州虎丘

IMG_2153.JPGIMG_2163.JPG虎丘塔
蘇州虎丘
位於古城西北,是吳王闔閭生前遊樂 、死後埋葬的地方,這地方充滿傳奇,很多傳說故事。此二圖是虎丘塔,也是東方的比薩斜塔,右上圖很明顯的斜,只開放一樓參觀。蘇軾曾說過:「到蘇州不遊虎丘,乃憾事也」。是蘇州城的標誌性景觀,有「吳中第一名勝」之稱。

以下是虎丘的著名景點:

IMG_2148.JPG枕石
晉代高僧竺道生 ,常在此枕石而眠,故得名。       

IMG_2147.JPG試劍石
傳說吳王闔閭的試劍石,圖中下方石頭像是被劈成兩半。

IMG_2150.JPG古真孃墓
確有其人,唐朝人,以死守身。圖左下不小心拍到地陪的指揮棒xD。


IMG_2151.jpg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獅子林

IMG_2176.JPG獅子林的九獅峰。

第五天遊獅子林,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,有650多年的歷史,園內石頭像獅子,故名獅子林。這座名園佔地廣大,園內奇山異石像迷宮一樣,沒有地陪帶是走不出來的。位於蘇州城東北的園林路,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,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。我很幸運因為帶著小小璇的關係,由一個地陪帶我走完全程,這一趟歷史知性之旅收穫豐富。

IMG_2177.JPG真趣亭
獅子林其中一涼亭,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到此一遊所提的匾額,這座涼亭金碧輝煌!

IMG_2178.JPG真趣亭一角,夠氣派。

以下是蘇州街景,蘇州真是個古色古香的地方

IMG_2184.JPG路邊的三輪車 

IMG_2185.JPG

IMG_2187.JPG樓排上的匾額〝山塘勝蹟〞

IMG_2199.JPG 

IMG_2201.JPG 小橋流水

IMG_2207.JPG 金雞湖畔
一望無際的湖水,好美。

IMG_2194.JPG瑞光塔

相傳為三國赤烏十年(公元247年),孫權為報母恩所建,為蘇州最早的佛塔。

周庄

   古鎮周庄水鄉是第六天行程,四面環水,河道縱橫交錯,是「東方的威尼斯」。

IMG_2255.JPG沈廳酒家


IMG_2256.JPG


IMG_2269.JPG
 
IMG_2270.JPG 

IMG_2278.JPG


最後一天上午參觀蘇州絲綢廠。午餐後,搭機經澳門轉機返抵國門,結束此次老公的學術研討會暨江南七日之旅。


離開自己的土地踏上不同文化特色的地方,開開眼界很有趣,雖然有些景點被過度的商業化,失去了原味風貌,實在可惜,但歷史在大自然留下的足跡是不被抹去的,蘇東坡說的一句話:「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無盡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」,踩在古人踏過的地方,觸摸著千年痕跡,遙想當時情境,是這趟旅程難得的經驗。 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